Mar 13

 转载自 http://www.lixiaolai.com/index.php/archives/8826.html

 

七个习惯免费学好英语

by 李笑来 on 2010/03/12

in 英语相关文章

这是现实:我们没有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母语恰好不是英语,我们身边的人恰好基本上没有老外(就算有,遇到“质量”不错的老外的运气并不大),我们的老师和教科书都基本上不怎么样……

只能靠自己。

其实,在今天,绝大多数人如果真的想要开口说英语,其实完全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给自己装备上几本词典基本语法书,再养成良好的习惯,已经足够──这一切的成本相对于各种(效果其实并不可知的)昂贵的培训班来看,几近于零。

第一个习惯:

无论想到什么话,都在脑子里过一遍“这话用英语怎么说?”比如这一句,你就可以在脑子里过一遍:“How to say this sentence in English?”如果干脆说不出来,那就拿出本子记下这句中文;如果基本上能说,但却不确定自己说的对不对,那就拿出本子记下这句中文,也记下当前想到的英文说法;如果能说出来,那就把这句话反复多说几遍,直至完全熟练,能够脱口而出为止。其实倒也不见得随时这么做,但可以用一切排队坐车赶路之类的时间碎片来做这种“免费练习”。(In fact, you don’t have to do this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 utilize any time fragment to do such ‘Free exercises’ when walking, waiting lines, or sitting in a cab. 比如在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反复组织了一下才说清楚。)

第二个习惯:

遇到那种你愿意用“精炼”、“隽永”、“经典”、“优美”之类的措辞形容的好句子,一定要只字不差地记下来,进而干脆背下来。比如前几天我记下来的这个Thomas Sowell的句子:“Concentrating power is much easier than concentrating knowledge.” 这个小习惯非常重要。其实,大多数人甚至在母语使用中都不见得有这类的习惯──也正因如此,他们总是显得“不善言辞”。首先,以个人脑子里要有足够的句子存储量──管它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句子──才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其次,谁都一样,90%以上的时间里,我们要么在转述别人说的话,就在琢磨别人说的话。另外,背句子总是比背单词更有效率──这是铁律。

第三个习惯:

遇到有趣的事情,要用英语讲给自己听。不管那是一个段子,还是一段精彩的文字,还是一个生活中发声的小故事,或一个重要的道理。首先,你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往往是你要用语言(英语)讲给别人听的事情。其次而又因为你自己觉得有趣,一会儿的翻译整理过程你自己不会觉得无聊。从三五句话的篇幅开始做起,以后熟练了,就很容易进入“可以长篇大论”的阶段。刚开始说得不好没关系,只要勤练,无论是谁都会进步的。过去写得不好得,将来经常改善就可以。这事儿的关键在于“不要相信自己可以信口开河,信手拈来”──事实上,就算用母语,你也不见得一定做得到。

第四个习惯:

增加自己的有效阅读量。这里的“有效”两个字非常重要。阅读材料是无穷无尽的,而自己的时间精力却是极端有限的。所以最好选择那些文字质量好的材料看。读中文的时候,“读书”的文字质量就比“读者”的强,而“知音”就更差一等。同样的道理,读英文的时候,“The Economist”的文字就比“21世纪英文报”的好得多,而大多美剧的剧本(包括字幕)中的文字质量都不见得赶得上“The Economist”。语言学习多少有点像“计算机处理机制”──输出取决于输入。在语言学习中,“模仿”是王道,所以,请珍惜生命,远离垃圾文字

第五个习惯:

勤查搭配词典。现在的搭配词典是基于语料库分析的,可以告诉你经常用来修饰某个特定名词的形容词究竟都有哪些?或者某个特定的名词常常发出的动作都有哪些?有了搭配词典,没有老外陪练又怎么样?反正自己都可以查到。牛津有一个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朗文现代英语词典第五版中也有搭配词典,MS Word的英语助手中也有搭配查询功能。我个人格外推荐牛津的那一本,甚至常常告诉学生,那个搭配词典甚至应该“通读”若干遍才好──其实内容并不多,总计才八千多个词条(其中还有相当数量是你几乎永远用不到的)。

第六个习惯:

通读至少一本语法书。不学语法是绝对不可行的(这话说了无数遍,就不再啰唆了)。这事儿越早做越好,否则就等于欠债,而这债跟钱债一样,是有“利息”的,并且同样是“利滚利”的──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偷了一下懒,以后竟然一辈子“还不起”。这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胡说八道,谁信谁倒霉──“不用学语法”就是典型。

第七个习惯:

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无数次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你能把你的本子给我么?”这个要求看似无可厚非,但实际上我做不到。首先,我的本子并不只是用来记英文句子的,里面有无数我并不想让任何人看到的东西。其次,每个人记笔记的方法都非常不同,我的笔记,别人拿去甚至可能干脆看不懂。最重要的是,“我想要说的话”和“你想要说的话”实际上更可能毫无交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学不好英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市面上的任何一本书实际上都“不适用与任何人”──因为每个人都非常不一样:真正的巨大差异就是那看似微不足道的1%之区别造成的。相信我,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这也是铁律。

 

Mar 11

 昨晚发现blog上不去了,郁闷了很久。因为这半年来一直很动荡,我不停地更换博客,原因只有两种:或是博客不合我心意,或是博客被不能访问。而后一种原因才是最主导的。甚至极端的想想,难道我到哪里,哪里就被关闭么?

还好,早上有人提醒我,我的博客变样子了。这绝对是个喜讯,毕竟它表示我的博客可以访问了。上来看看,果然变化很大,很多东西都没有了。到网上查查,发现是因为服务器被拔线。还好现在已经基本恢复了,希望is-programmer可以稳定的走下去吧。搬家太多,累了,走不动了。

在这样的国度,总是发生这样的事情。高墙挡住了太阳,而我只有,绝望的压抑,无声的呐喊。

呐喊

Mar 9

君不见,人生得意需尽欢,千金散尽不复回。

还钱如流水啊,但又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

于是开始记账,用的是账族,希望可以监督我少花点钱。

 

Mar 4
public class LackR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这里从申请到现在已经好久了,一直荒芜着。

我不知道写些什么,我不是很懂技术,也没有很多文采。

也许应该很简单,简单的记录每天,像流水账,或者像纪录片。